凌晨还在排队的猪杂粥,这个夏天要崛起?
01
夜经济新宠:翻红的猪杂粥“悄然”开出百余新店
最近,把整个“猪肉铺”开到店中的猪杂粥突然火了起来。
在熙熙攘攘的广州夜市大排档中“粥底免费,加工免费,猪杂任选33元半斤”、“满满一锅肉,吃饱人均26 ”等大字标语在绿色的门头下格外显眼,鲜红的猪杂被分部位一盘盘整齐地码放着,给路过食客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深夜,食客先是在“猪杂台”挑选猪杂,再自己端到“腌制台”交给师傅进行切分腌制,等粥底上桌煮沸、猪杂入锅,三分钟后配上枸杞苗、油条,这碗参与感满满的猪杂粥就可以下肚了。
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,广州现切猪杂粥就新增194家,在大众点评上搜索猪杂粥,显示3000多个结果,并且很多都是新店。可以说,猪杂粥在老品新作后,集齐了成为网红的所有必备条件,跻身夜经济的“新宠”行列。
据爱企查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国注册关键词为“猪杂粥”的在业、存续企业共有近577家。从成立日期看,2019年之前企业注册量仅有122家,到2021年这一数据变成359家,随后持续上涨。从今年年初到现在,新增注册超过200余家,增幅达到了78.2%,几乎是2020年增速的两倍。
猪杂粥这么火,似乎要成为今年夏天的夜宵新宠儿。可事实上在此之前,这一单品被边缘化到“连品类都称不上”,用“小众”来形容,并不过分。
02
“猪杂粥+”模式,找到了夜经济的财富密码
对于北方城市的人来说,猪杂粥挺陌生。这个品类是暗藏在广深一带的“日常单品”,属于生滚粥的细分产品。
内参君了解到,猪杂粥之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:
一是像是番禺、柯记等品牌,在当地深耕已久,但大多是单店或者小范围内连锁,并没有形成规模化。
二是广东粥铺里十几种SKU的其中一种,并没有单独以品类做品牌。类似于当年的酸菜鱼,仅仅作为川菜馆里的一道菜而存在。
三是小夫妻店、街边社区店,是做粉、面之余的“顺带产物”。
直到2019年,强叔、伏林哥、旺叔、河叔等一众品牌,纷纷“看好”猪杂,将其单独作为一个品类开店,并由“猪杂”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美食。这也让猪杂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缘产品做到了如今的独立品牌,伏林哥、旺叔、河叔等已经开起了几十家直营店,强叔现切猪杂粥甚至还放起了加盟。
为什么猪杂粥可以发展如此迅猛,成为夜经济新宠?
产品线丰富,消费体验好
在猪杂粥的大排档里,时间紧的话,可以选择来一顿快餐炒米丝;和朋友小聚的话,可以选择撸“猪雪花、肥肠”串,喝啤酒;当然,最惬意的选择莫过于舒舒服服坐下来,慢悠悠的喝碗最新鲜的现切猪杂粥。
从小吃到烧烤,再到火锅,猪杂粥“老品新做”后,sku变得更加齐全。丰富的产品线抓住了夜经济当中“火锅+烧烤”这两颗常青树,自然也就抓住了客流量。
内参君了解到,像强叔现切猪杂粥生意红火的时候,一天能做410桌左右,平均翻台率能到12,成为了深夜时段的“流量王”。
毛利率高,供应链完善
疫情之后,餐饮两极化的趋势愈加凸显:一边是追求高品质,一边是追求极致的性价比。把成本做到最低,这件事已然是大部分餐饮商家考虑的首要问题。
餐饮“三高”中,不断攀升的房租、人力成本已经成了餐饮难以解决的痛点。食材成本若能压低,便具备了一大优势。
目前来看,抖客网,猪肉以完善的供应链、高度的性价比占据了预制菜界的半壁江山。而猪杂,这个依附于生猪市场的存在,因为近两年猪肉价格的缩水,成本价仍然比较低。内参君通过侦查了解到,新鲜猪杂的成本目前在每斤14-16元左右波动,没有太大的起伏。
网红气质,消费者参与感强
在大众点评上有不少人是冲着“感觉像是在菜市场买菜一样”的评价去消费的。
热闹、新鲜、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社交属性,猪杂粥集齐了成为网红的所有必备条件。复古的绿色门头下就是码放整齐的鲜红猪杂,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。开放式的厨房和猪杂台也能最大程度让食客看到新鲜。
同时,食客排队亲自挑选、选择腌料以及煮制,极大地提高了参与感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共2页 [1] [2] 下一页
原标题:【半年开店百余家,广东人最爱的猪杂粥,能爆吗?】 内容摘要:凌晨还在排队的猪杂粥,这个夏天要崛起? 01 夜经济新宠:翻红的猪杂粥悄然开出百余新店 最近,把整个猪肉铺开到店中的猪杂粥突然火了起来。 在熙熙攘攘的广州夜市大排档中粥底免费,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keji/99270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